一篇文章看懂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功用區(qū)別

一篇文章看懂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功用區(qū)別
計算機網絡由不同類型的網絡相互連接而成,如果幾個計算機只是簡單地連接在一起是無法進行通信的,因此當我們談到計算機“互聯”時,其實說的是這相互連接的計算機已經可以進行通信了。也就是說,從功能上看在,這幾臺計算機已經組成另一個大型計算機網絡,已經有了意義。
一、中繼
將這些設備相互連接起來的設備稱為中繼,根據中繼系統(tǒng)所在層次,我們常說的中繼有以下幾種:
1. 物理層,轉發(fā)器,一層
2. 數據鏈路層,網橋,二層
3. 網絡層,路由器,三層
4. 網橋和路由器的混合橋路,兼有網橋和路由器的功能
5. 網絡層以上的中繼系統(tǒng),網關
當只有中繼系統(tǒng)的時候,我們一般不說網絡互聯,因為只是把網絡擴大了,這仍然是一個網絡。當高層網關復雜的時候,用的比較少,我們在討論的時候,一般都是指交換機和路由器進行互聯的挽留過。因此,我們今天討論一下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區(qū)別。
二、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定義
交換是一個技術概念,也就是完成信號從設備入口到出口的轉發(fā),當用來描述數據網絡第二層的設備時,它就是一個橋接設備;如果是用來描述數據網絡第三層設備,它就是一個路由設備。

我們常說的交換機是指以太網交換機,這其實就是一個基于網橋技術的多端口第二層網絡設備,它為數據幀從一個端口到另一個端口的轉發(fā)提供了低時延、低銷路的通路。也就是說交換機的內部核心是一個交換矩陣,為任意兩個端口之間的通信提供通路,從而讓任意端口接收的數據幀從其他端口送出。
路由器是OSI協議模型的網絡層中的分組交換設備,它的功能就是把數據傳送到正確的網絡,這個過程包括:
1. IP數據報的轉發(fā);
2. 子網隔離,抑制廣播(主機之間“一對所有”的通訊模式,網絡對其中每一臺主機發(fā)出的信號都進行無條件復制并轉發(fā),所有主機都可以接收到所有信息,不管你是否需要)風暴;
3. 維護路由表,并與其他路由器交換路由信息;
4. IP數據報的差錯處理和簡單的擁塞抑制;
5. 實現對IP數據報的過濾和記賬。
三、在不同規(guī)模的網絡中,路由器的側重點有所不同
在主干網中,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路由選擇,主干網的路由器統(tǒng)管所有下層網絡的路徑。這就需要維護龐大的路由表,并對連接狀態(tài)的變化做出盡可能快速的反應。
在地區(qū)網中,路由器主要是網絡連接和路由選擇,也就是連接下層各個基層網絡單位--園區(qū)網,同時負責下層網絡之間的數據轉發(fā)。
園區(qū)網內部,路由器主要用來分隔子網。早期的互聯網基層單位是局域網,其中所有主機處于同一邏輯網絡中。隨著規(guī)模的擴大,局域網變成了高速主干和路由器連接的多個子網所組成的園區(qū)網。每個子網在邏輯上都是獨立的,路由器是唯一能夠分割它們的設備,它負責子網間的數據報轉發(fā)和隔離,在邊界上的路由器則負責和上層網絡連接。
四、第二層交換機(網橋)和路由器的區(qū)別
傳統(tǒng)交換機是從網橋發(fā)展而來的,它根據MAC地址,通過站表選擇路由,站表的建立和維護由交換機自動進行。
路由器屬于OSI第三層網絡設備,它根據IP地址進行尋址,通過路由表路協議產生。
交換機的最大好處是快速,由于交換機只需識別幀中MAC地址,根據地址轉發(fā)端口算法簡單,便于ASIC實現。
交換機存在的一些問題,路由器可以避免:
1. 回路:根據交換機地址學習和站表建立算法,交換機之間不允許存在回路,一旦存在回路,必須啟動生成樹算法,阻塞掉產生回路的端口。路由器的協議不存在這樣的問題,可以通過多條通路來平衡負載,提高可靠性。
2. 負載集中:交換機之間只能有一條通路,使得信息集中在一條信息鏈路上,不能進行動態(tài)分配,以平衡負載。路由器的算法可以避免這一點。
3. 廣播控制:交換機只能縮小沖突域,但是不能縮小廣播域。整個交換式網絡就是一個大的廣播域,廣播報文散到這個網絡。但是路由器可以隔離廣播域,讓廣播報文不能隨意廣播。
4. 子網劃分:交換機只能識別MAC地址。這個地址是物理地址,因此交換機不能根據MAC進行劃分子網,但是路由器可以自動識別IP地址,這個地址是網絡管理員根據邏輯自動分配的,因此是不會沖突和重復,路由器的主要作用就是連接不同的網絡。
5. 保密問題:雖說交換機也可以根據幀的源MAC地址、目的MAC地址等對幀實現過濾,但是路由器根據報文的地址、目的IP地址等對報文實施過濾,會更加方便和直觀。
6. 介質相關:交換機作為橋接設備可以完成鏈路層和物理層的轉換,但是這種轉換比較復雜,但是路由器較為簡單。
由此可見,路由器主要是完成相同或相似的物理介質和鏈路協議的網絡互聯,而不會涌來在物理層面之間進行鏈接。相反的是,路由器主要用于不同網絡之間互聯,因此能連接不能物理介質、鏈路層協議和網絡層協議的網絡。
路由器看似在功能上占據優(yōu)勢的,但其價格昂貴,且報文發(fā)送速度低。
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功能相似,但是又相互矛盾,交換機速度快,但是抑制功能較弱,路由器抑制功能強,但是轉發(fā)速度慢。
五、第三層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區(qū)別
由于第三層交換機本身也具備“路由”的功能,和傳統(tǒng)的路由總體來說是相似的,但是既然被單拉出來了,肯定和傳統(tǒng)路由也是有本質區(qū)別的:
1. 功用不同
大家需要明確的一個概念是第三層交換機本質還是交換機,只是附帶了一些路由器的功能,它的主要功能還是在數據交換,路由只是幫助設備適用面更廣、更加實用,擴展其適用性。也就是說,第三層交換機同時兼具數據交換和路由兩種功能。
2. 適用的環(huán)境不一樣
第三層交換機的路由功能因為是附加功能,因為適用環(huán)境較為簡單,主要是簡單的局域網。路由器則不同,它的出現就是為了滿足不同類型網絡的連接,因此可以適用任何網絡,不管是局域網還是廣域網,它的優(yōu)勢在于選擇最佳路由、負荷分擔、鏈路備份和其他網絡進行路由信息的交換等。
3. 性能體現不一樣
從技術上來說,第三層交換機通過硬件執(zhí)行數據包交換,路由器則基于微處理器的軟件路由引擎執(zhí)行數據包交換。三層路由器在對數據進行路由后,會產生一個MAC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表,當相同數據再次出現時,這個數據就不用通過路由了,從而消除路由器帶來的延遲,提高數據包的轉發(fā)效率。
綜上,第三層交換機和路由器之間存在本質的區(qū)別,但是從文章描述可以看出,在局域網進行多子網連接時,最好選用三層交換機,特別是在不同子網數據交換頻繁的環(huán)境中。
相比較而言,路由器的功能比交換機強大,但其速度較慢,價格昂貴,三層交換機既有交換機的轉發(fā)速度,也有路由的良好控制功能,因此使用相對較廣。
深圳友聯華科技10年專業(yè)從事交換機的研發(fā)、生產和銷售,是通信行業(yè)通信設備的領先品牌,已參加上百例平安城市、智慧交通等大型項目建設,值得信賴!交換機個功能穩(wěn)定,數據傳輸穩(wěn)定。